讓孩子理解"踢貓效應",比說教更有用

2023-03-16 來源:情感百科
許多家長在與孩子交往的过程当中,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喜歡提出各種百般的要求,而一旦他們的要求未得到満足,此時有些孩子就會"亂發泄",这时候不如試試"踢貓效應"。

讓孩子理解"踢貓效應",比說教更有用

兒童亂發泄,父母不能任其开展。家裏人老人家非常溺爱小孩,事事満足小孩,王女士一度擔心小孩會被"寵壊",于是她就這一問題與家裏人老人家溝通,並要求以后小孩不管有什麼要求,都要事先跟她商量,只有她同意了才能満足小孩。而且,這一天,孩子一直吵喧嚷嚷地讓老人帶他去公園玩。

由于正值中午,戶外天氣比平時更熱,王女士擔心小孩和老人中暑,于是態度堅決地拒絕了小孩的要求,在小孩的要求得不到満足后,便開始"亂發泄",邊哭邊向小孩扔玩具。王小姐見此情景十分悩火,但仍耐心地和孩子講理。

可是不管王女士說什麼,那孩子都沒聴進去。並開始不停地踢桌腿,老人擔心孩子受了傷要答應孩子的要求。这时候王女士想到了"踢貓效應",于是她對孩子說:"你這様踢,不但把家具踢壊了,而且自己也會受傷的。"孩子聴后才愣住了腳步。

1、防备"踢貓效應"對兒童的危害。

心理上的「踢貓效應」,是源自一個故事:有個父親在公司被上司呵斥,然后他將情緒發泄到兒子身上,兒子對此不満,便狠毒地踢小貓,小貓吓得跳到街上,影响了開車的司機,司機為了躱避撞倒路邊的小孩。

因而,"踢貓效應"意味著當一個人出現負面情緒時,他會選擇把情緒發泄到"弱者"身上,這様就會形成一種狠毒的轮回。现在很多孩子都處于負面情緒的控制之下,還容易陥入"踢貓效應"。长此以往,孩子很容易變得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最終在情緒失控的情形下做出不好的行為。

除此之外,陥于"踢貓效應"的孩子不但會對他人造成傷害,也有可能在連鎖反响中對自己造成傷害,因而家長一定要警惕"踢貓效應"給孩子帶來的危害。

2、怎様防止孩子陥入"踢貓效應"

1。引導兒童宣泄他們的情感。

{老公出軌,面對出軌,比挽回丈夫更需要的是找回自己。 +玉白老師weChat:MSB226獲取分析。}

兒童有消極情緒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而面對孩子的消極情緒,家長不要粗鲁的圧制也不要妥協,相反,要學會接受他們的消極情緒,並且引導孩子正確的宣泄自己的情緒。父母可以激励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同時家長要耐心地傾聴孩子的心聲,當孩子感到被理解時,他們的情緒也會渐渐平復。

2。培養移情。

要避免孩子陥入"踢貓效應",家長還要積極培養孩子的怜悯心,讓孩子學會体贴別人的感受,這様孩子就不會輕易地將自己不好的情緒転嫁給"弱者",而是明白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移情型兒童傾向于將正面的能量通报給他人,同時,在連鎖作用下,兒童也會受到正能量的影响。在兒童情緒失控的情形下,"踢貓效應"就產生了,它會對兒童產生各種不良影响。因而,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多関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同時幇助孩子正確認識情緒,調整情緒,使孩子逺離"踢貓效應"。

-----------------------------------------
你知道吗?大多数的婚姻感情危机都是可以挽回的,只不过很多人在慌张无措的情况下,很难正确理性的处理危机,往往采用死缠烂打,赌气冷战,讨好献殷勤,找朋友父母劝说,甚至直接看缘分等错误方式,导致情况越来越糟,如果用错挽回方法,不仅不能挽回,还会把感情推入万丈深渊!
-----------------------------------------
玉白老師简介:
黎花創始人、北京大學心理學畢業、服務全球華人,擅長分手挽回、情感危機化解、婚姻修復、戀愛技巧、自我魅力提升
相信我,现在一切还来得及,下面是我联系方式,添加获取专业指导和正确的挽回方法!
咨询微信:Yubai852
咨询WhatsApp:+852 92143363
Line: @yubai66

香港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