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中最適合的距離是什麼?
感情中最適合的距離是什麼?
作者:袁筱魚
昨天,閨蜜F問我,如果一個原來關係很好的朋友,你發資訊給他他基本半天才回,並且只是淺淺的一問一答形式,是否是說明你們已不再是好朋友了?
我马上追問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F和這個男人因為工作原因認識,因為一次相談甚歡而同病相怜,結為知己。因為大多數時候,雙方都身處異地無法見面,所以基本用電話和weChat維繫著感情。偶爾能見面的時候即是驚喜和珍惜。
F說,這樣的異性好朋友最美,因為有適當的距離,安全不越界,忽近忽遠令人著迷。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他們互相成為對方精神上的寄託。她遇到了事情,首先想到找他幫忙;他難過了,也會向她傾訴。雙方都自但是眞心地相待。若要從誰主動聯繫對方多算是更為专心這個角度去評判的話,那是他。
去年七夕,他從遠方開了七個小時的車來到F身邊,想和她共度七夕。不料,F堅信距離產生美,拒絕了和他的見面。他一個人孤寂地待了一晚,第二天绝望地走了。
也許是沒有得到的遺憾會讓人越发想去抓牢這份感情。自回去之後,他和F聯繫地更為頻繁而密切。這一度讓F甚為感動,願意和他在一起的唸想也越來越強烈。不料,如此的甜美持續一年多之後,開始渐渐走向下坡。
這半年多以來,他主動聯繫的次數大大下落,並對F的資訊回覆地遠不如從前及時和有深度。此時,F開始失眠,腦袋一片空白。
是否是他找到了替代我的那個人?F問我。
我搖了搖頭,無法回答"是"抑或"不是"。
因為在異地,距離太遠,現實中的情況無從把握。你想通過電話和weChat消除現實距離,只能靠雙方不停腦補的想像。如果沒能共同經歷一些事情,再深挚的情感也抵擋不了時間對曾經共同擁有的侵蝕。就像為什麼網戀往往見光死,即使在一起也維持不了太久。因為幻想越多,到時候眞正呈現在對方眼中的差距就越大,心理落差也就越大。
所以,你說彼此知道對方很多事情,但你通過電話和weChat所了解的事情只是參雜了對方主觀的某一面,並不能還原整個事情眞相。毎件事情都只能了解某一面,你又怎能在整個大背景下做到所謂的"了解"對方呢?
當然,你要說,距離產生美,你說我要是什麼都淸淸楚楚明明白白地看到,就失去了美感。無可厚非,就像為什麼很多戀人變成夫妻就不管不顧,上廁所不關門,不洗臉不梳頭,整天嘮嘮叨叨相互指責,沒有了距離也就失去了美感。就像為什麼宋美齡不管何時何地都要经心梳妝,呈現出自己文明、美麗、整潔的形象,這樣的美感能讓人覺得自己時刻被尊敬,被珍惜,被重視。
太近則容易情盡,而太遠則容易情疏。距離就像是一個若即若離的影子,首先它必須存在,但至於何時拉長,何時縮短,便取決於毎個人內心那盞智慧的燈光。我們不能否認這世上不乏有大批異地多年終成佳偶或者尽管異地感情卻永久持續的美麗故事。只是,相比處於同個地方的有情人而言,不僅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成本去維護,更需要自我提升和自我豐富,用獨立打敗因空間距離而附帶產生的惶惑不安和推断猜疑。
劉若英在40幾歲終於迎來了愛情,與一年見不到幾次面的鐘石步入婚姻殿堂。婚姻中,也是經常大半個月相互見不到面,彼此感情卻一直有増無減。她說,這樣的距離剛剛好。因為她不僅可以將單身生活打理地很好,也能通過唱歌、寫作、演戲等豐富的方法充實和提升自我。大致成熟的人更重视一份感情的內在品質,而不在意方式如何。他們不必去問對方在做什麼,與什麼人在一起,有沒有想自己。因為寄託其實不在任何人身上,而在於自己。 回到閨蜜的問題上,為什麼要用誰先主動聯繫作為評判誰专心多的標準呢?對方一直主動,也終有疲憊的那一天。熱情是损耗品,並不能源源不斷地輸出。如果對方的主動和熱情沒有贏得你相應的回饋,能量便不能守恆,失去也就不再回來。當你耗盡了對方的熱情,才意識到他眞的心裏有你,此時,打了時間差的回饋讓熱情恢復地力不從心。所以经常有人充滿遺憾地說,感情來的時候我沒有好好珍惜,等我好好珍惜之時,它又走了。 說到底,又是距離的問題。此時的距離,不僅過分地存在於空間中,更過長地存在於雙方的心內。 你們原以為走近了彼此,實際上,相隔十萬八千裏。試問,你眞的了解他渴望的東西是什麼嗎?在他需要你的時候,你是不是充分滿足了他?在他已經習慣沒有你的時候,你的滿足是不是變得有些多餘?進而反觀,你又為什麼要將寄託放在他的身上。如若他已不再需要你,成全他即是。 人們常說,一份好的感情,應該不冷不熱,與體溫一般,融於血液,為雙方提供生活的勇氣與信心。雙方不必太費力,卻相伴共同成長,回頭發現,共同的經歷淡淡的,久遠飄香。 但是,說得容易,卻難得遇見,且難以持續。 所以,人生的所謂寄託並不能強行加于任何一個外人。因為沒有人可以完全懂你,除成熟了的你自己。人要不斷歷練,不斷總結,不斷感悟,也許才能趨於成熟。在通往成熟的道路上,練就獨立的人格,堅強的內心。興許,只有這樣,你才能把握好感情的距離。因為,此時的你會明白,緣分本應該託付於光陰,不強求不期待,是最好的姿態。 等我好好珍惜之時,它又走了。 說到底,又是距離的問題。此時的距離,不僅過分地存在於空間中,更過長地存在於雙方的心內。 你們原以為走近了彼此,實際上,相隔十萬八千裏。試問,你眞的了解他渴望的東西是什麼嗎?在他需要你的時候,你是不是充分滿足了他?在他已經習慣沒有你的時候,你的滿足是不是變得有些多餘?進而反觀,你又為什麼要將寄託放在他的身上。如若他已不再需要你,成全他即是。 人們常說,一份好的感情,應該不冷不熱,與體溫一般,融於血液,為雙方提供生活的勇氣與信心。雙方不必太費力,卻相伴共同成長,回頭發現,共同的經歷淡淡的,久遠飄香。 但是,說得容易,卻難得遇見,且難以持續。 【丈夫出軌,我過不去心裏那道坎,沒信任了,猜疑不斷,爭吵冷戰,感情越發淡漠怎麼辦?北大心理學學士導師玉白老師咨詢微信:msb226。】 所以,人生的所謂寄託並不能強行加于任何一個外人。因為沒有人可以完全懂你,除成熟了的你自己。人要不斷歷練,不斷總結,不斷感悟,也許才能趨於成熟。在通往成熟的道路上,練就獨立的人格,堅強的內心。興許,只有這樣,你才能把握好感情的距離。因為,此時的你會明白,緣分本應該託付於光陰,不強求不期待,是最好的姿態。 -----------------------------------------
你知道吗?大多数的婚姻感情危机都是可以挽回的,只不过很多人在慌张无措的情况下,很难正确理性的处理危机,往往采用死缠烂打,赌气冷战,讨好献殷勤,找朋友父母劝说,甚至直接看缘分等错误方式,导致情况越来越糟,如果用错挽回方法,不仅不能挽回,还会把感情推入万丈深渊!
-----------------------------------------
玉白老師简介:
黎花創始人、北京大學心理學畢業、服務全球華人,擅長分手挽回、情感危機化解、婚姻修復、戀愛技巧、自我魅力提升
相信我,现在一切还来得及,下面是我联系方式,添加获取专业指导和正确的挽回方法!
咨询微信:Yubai852
咨询WhatsApp:+852 92143363
Line:
yubai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