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早戀還是絕戀
——玉白
我把玉白的這首小詩愼重地題在玉白的日記本裏,合起來,交給了她。這樣,我和玉白,這個十八歲的女高中生之間為期兩個月的咨訪關係終於告一段落了。玉白把本捧在胸前,起身告辭。走到門口,她忽然又回過頭來,再一次用孩子氣的口吻說:"林老師,我以後有空了,可不可以來看看您?"我望著她充滿善良純眞的大眼睛,欣慰而又慨叹萬千地點了點頭——就是這雙眼睛,就是這種溫良的口氣,讓這個品學兼優的女孩子在高考前後經歷了一段非同尋常的心理煎熬和考驗。而今,這段經歷總算結束了。明天,她就將是大學一年級的新生。我目送她出門,眼前卻浮現出她第一次來咨詢時的情景……
1、我是否是快"瘋"了?
高考結束後,前來咨詢室進行考後心理調適的學生和家長不少,玉白也是夾在他們當中走進來的,所以當她在我對面坐下來的時候,我並沒把她的問題想得很嚴重,以為也是一例學習壓力引发的焦慮症。
"我到咨詢室門口來過好多次了!不過一次也沒敢進來。"玉白有些緊張地說。我微笑著點點頭,用眼神鼓勵她往下說。
"今天我來之前下了很大決心,無論如何也要走進咨詢室,把我的事情講給您聽,請您幫助我,……我覺得自己變得太多了。
我是高三的學生,今年畢業,被保奉上了大學,別的同學都很羨慕我,說我不要太開心噢,既沒有高考的壓力,也沒有期待通知的不安。爸爸、媽媽也覺得我可以輕鬆輕鬆了。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反而就是輕鬆不下來,更開心不起來。毎天都覺得頭脹脹的,总是有一些莫明其妙的想法,而且特別害怕看到一些特別的字眼或圖片……"
"什麼樣的字眼、圖片呢?可以給我舉個例子嗎?"我輕聲地詢問。
玉白有些猶豫地望著我,我點點頭,她終於小聲地說:"譬喻說‘死’啊什麼的。"
我鼓勵著點點頭。
"這種害怕已經有半年了,毎次我都盡力避開這些文字啊,圖片啊,鏡頭啊。又不敢跟父母親講,怕他們不理解,罵我,後來跟一個好朋友講了,好朋友說:‘這有什麼好怕的,勇敢點!’可我還是害怕,而且毎次都覺得人很難受,好像血液一下子全往頭上湧似的,胃也難受極了。除這個以外,我毎天還总是睡不好覺,躺在床上就會胡思亂想,有時侯想:‘玉白是誰?我是誰?我為什麼活著?人為什麼要活著?’照著鏡子的時候,我又想:‘是的,我佔據了這個肉體。’跟別人說話,我也會懷疑說話的是否是我……从前的我不是這樣的,从前的我開朗、樂觀,而現在情緒卻總是很差,提不起精神,覺得生活很無聊,经常有無名的壓抑和痛苦,甚至有時會忽然想到自殺……我現在很怕一個人呆著,怕自己會控制不住做出什麼……"講道這裏,玉白的眼睛裏淚光閃閃的,她用轻轻顫抖的聲音問我:"老師,您說我是否是瘋了?"
我笑了笑,伸手抽了一張紙巾遞給她,稍等了片刻說道:"你看,今天你能自己鼓起勇氣到林老師這裏來做咨詢,又能很流利地講述自己的情況,說明你是一個很聰明、理智的女孩,怎麼會是‘瘋’了呢?老師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訴你,你是一個很正常的人。"
"可是,……"玉白无可置疑地望著我。
"可是你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不正常的現象,對不對?"我接著說。
玉白用期盼的目光期待著,我接下去解釋:"就像一個正常人也會感冒、發燒一樣,正常人的心理有時侯也會因為有這樣那樣的‘病菌’入侵而抱病,顯出不正常來,這些‘病菌’可以是生活裏忽然發生的事,也可以是我們心裏早就攜帶可是沒有‘發作’過的一些細枝末節,或是我們性格組成中的某些非凡成份,你馬上是大學生了,下面這個問題你一定回答得出來——人在什麼狀態下最容易传染病毒而抱病呢?"
玉白認眞地想了想說:"應該是體質比較弱、抵御力差的時候吧?"
"那什麼又會導緻抵御力差呢?"我接著問。
"嗯……,營養不良,遺傳,還有疲勞過度……"
"對呀,我們的心理也是一樣,當它所受的呵護不夠,承受的過多,太累太虛弱的時候,這些裏裏外外的‘病菌’中的某一個就會像定時炸彈那樣‘爆炸’,讓我們覺得很不舒适,好像忽然間做什麼都不對勁了。"
"對,林老師,我就是這種感覺!"玉白使勁地點頭。
"嗯,所以,從今以後,林老師和你的任務就是‘排彈’,找出那些使你那麼難受的事情來,一件一件地消滅它,或者給他們換個安全環境,然後在你的心裏重新‘灑水’、‘種花’,讓它再變得陽光妖冶,好嗎?"
玉白被我說得破涕為笑了,從她的眼神裏看得出來,她已經對我產生了完全的信任,而先前那個關於"瘋"的唸頭,已經被這份信任徹底消滅了。(建立良好的咨防關係是咨詢開始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另外,咨詢重心的建立一定要抓住根本問題。玉白所患的是典型的‘焦慮性神經症’,但在她身上表現得比較複雜,一是不祥可怕,比如怕一些不祥的字詞、聲音、畫面;一是強迫性的窮思竭慮,比如說不斷地考慮生命是什麼,人是什麼,我為什麼是人等等。這兩種表現作為症狀大都發生在靑少年之中。不過,它們不是該來訪者的主要問題,正是由於長期積壓的焦慮無法排解,她才用了‘怕’和‘想’這兩個辦法來舒緩自己的情緒。如果咨詢師僅僅逗留在表面化的症狀上,往往會使咨詢陥入窘境。)
"你現在的狀況,是因為情緒過於壓抑,精神過於緊張而造成的,靑少年中出現你這種症狀的人很多,林老師就接待過不少。告訴我,你是否是一直都對自己要求很嚴,不允許自己犯一點點小錯或表現出軟弱?"
"對的,我就是這樣的。"玉白不停地點頭,又告訴我:"從小我一直希望自己活得更有意義一些,我儘量把毎分鐘都過得很好,很充實!"
"那你一直都做到了嗎?"
"幾乎是的,我的成績一直很好,班級工作也很出色。不過,"玉白的臉色黯了一下,"高二那年我生了心肌炎,住了很長時間院。那段時間我過得很不好。"
我點點頭,沒有接著這個問題問下去,轉而問了問她幼兒、童年、少年期的一些情況,又做了SCL—90自評量表,結果顯示:
總分:127
總均分:1。444444
陽性專案數:48
陽性症狀均分:48
軀體化:1。083333
強迫症狀:2。4
人際關係敏感:。1111111
抑鬱:1。769231
焦慮:3
敵對:。6666667
可怕:1。714286
偏執:。6666667
神经病性:。8
判斷主要是看各因數均分(分值0—4分),超過兩分表示有中等水平症狀。三分以上,表示有相當嚴重的傾向,兩分以下不考慮。
玉白的焦慮清楚顯偏高,強迫分次之。
我對玉白簡單解釋了量表得分,然後說:"你剛才講的林老師都記在心裏了,而且我想接下去你要講的將是非常重要的,那段日子對你的觸動一定不少。今天我們先到這裏,你回去好好歇息歇息,如果願意的話,也可以把那段時間裏你想過些什麼、體會到了什麼都寫下來,下次帶來我們一起分析,好嗎?"
"寫下來嗎?"玉白低著頭想了想,說:"林老師,我想下次帶些東西來給你看,好嗎?"
"好呀。"我答應道。"一定是女孩子的日記本什麼的。"我想。後來的事實證明,我猜對了,但我絕沒有想到的是那本日記卻給我帶來了無比強烈的震撼,我只覺得再高妙的小說家也編不出那樣純情的故事來了。
2、是早戀,還是絕戀?
玉白第二天就帶著她的日記本來到了咨詢室。
"這是我從高二抱病開始寫的日記,那時我第一次發覺自己也和平常人一樣软弱,本來以為什麼都能夠被自己安排得很好,可是大病一來,我就像只玻璃杯,摔碎了。我不能去學校,也不能多看書,覺得生命都白白浪費掉了,很惱恨。我的這些感受都寫在這本日記裏了,裏面還有一些對我來說非常重要的東西。我不知道這些跟我現在的問題有沒有關係,我想跟您從頭說說——"玉白邊說邊打開了日記本精緻的小鎖,翻到第一頁,遞給了我。
日記本的扉頁上,貼著一個男孩子的照片。男孩穿著一身白色運動衣,高大英俊,臉上掛著17、八歲的高中生才有的稚氣純眞的笑。
"這是健君,一個患白血病的高中生。我認識他是從報紙上的一篇報導開始的。報導裏說他是市重點中學的一名高材生,高三的時候,也就是去年吧,檢查出得了白血病,家裏雙下崗,經濟非常困難,而健君手術需要幾十萬。那時候我也正在抱病,看了報導,就決定去醫院看看健君,再送100元錢給他。健君不是我資助的第一個病兒,我從高一起就開始給一些報紙上報導過的生活困難或身患疾病的同學寄錢、寫信、或是送書了,用的都是自己的壓歲錢或稿費。健君是其中最可憐的一個,因為我去看了他幾次才知道,他的家庭太缺乏愛,父母根本就不像報導裏所說的那樣關心他,他們甚至會在健君的病床前大吵大鬧,到了最後健君病危,需要搶救時,兩個人居然都不肯簽字,說‘誰簽字誰付錢!’我因為恰好在休養階段,時間很空,又離健君的醫院很近,所以常去看他。剛開始的時候,健君總是像個小孩一樣一見我就頑皮地笑,後來我們談得多了,有一次他當著我的面哭了起來,他說他不怕病魔,可他怕父母吵架。我漸漸知道他的心裏很苦,從小父母总是為了錢和房子的事生氣,一生氣就拿他當出氣筒,媽媽還動不動就帶著他離家出走。為了讓父母高興,少生氣,也為了麻木自己,他從初三開始就沒命地讀書,成了學校的尖子。這些事情都是他寫在我的日記本上的。為了互相鼓勵,我們交換了日記本。為了讓健君開心,我總是講些笑話給他聽,又一起唱歌。健君開玩笑說,等他病好了,要畫一本關於我和他的幽默漫畫集,我的化名叫‘玉白’,他叫‘健君’。有一次我去看他,看到病房裏都是來捐钱的人,還有電視臺的記者,就悄然地走了,沒想到他躱開記者,從十樓追我到一樓,人累得渾身都濕透了。他說我的出現讓他第一次覺得有人眞正地關心他,第一次覺得天下除像他媽媽一樣追逐金錢、利益的女性以外,還有善良的好女孩。那天下午我去看他,他一個人在吊鹽水,時間很長了,他想上廁所,我只好幫他把鹽水瓶拿過去,走進洗手間,他忽然回轉身來,滿臉的淚水,我嚇壞了,連聲問他怎麼了,他不回答,只是一個勁地搖頭,過了好久才用顫抖的聲音說,他願為我死-----他還,健君他還在我的額頭上飛快地吻了一下------這是我一生最大的秘密,我不知道該怎麼說。我當初眞的只想多給健君一點快樂和關心,因為他不像別的病孩有家人貼心的關愛。健君寫給我的日記上說,他經歷了那麼多,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他說他明白什麼叫愛,他喜歡善良、純樸,同心专心想著為別人付出的人,他說他也要為這樣的人付出。他說要為我活下去,要在二十四歲的時候有套兩室一廳的房子,有固定的收入,有存款,要讓我的父母放心我和他在一起------健君一直很頑強地抵御疾病,可是兩次骨髓移植手術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耽誤了。最後,臺灣那位捐獻骨髓的人可以進行移植了,健君卻又得了感冒,一直到最後都沒有好。那天臨晨六點,我接到他父親的電話,趕到醫院的時候,健君已經說不出話來了,他的眼睛一直看著我,一直看著我,我知道他還有話要對我說------"
玉白講到這裏已經泣不成聲了。我捧著這本那麼非凡的日記,就好像捧著兩顆水晶心,久久不能作聲。要不是職業要求需要冷靜,我的眼淚也早已下來了。玉白的症結就在這裏,她背負著這麼重的一個情結走了那麼多路,她自始自终地要求自己完美,順利完成學業,不動聲色地成長,"一切都能負擔得起,而不是像個玻璃杯,一摔就碎。"這個充滿愛心的女孩子異常理智地處理著自己生命中的一切際遇,而當她再也無法消化自己的情緒時,強迫症狀就產生了。過分和過久的壓抑,使心怡把學業和情感的暫時重負當作了長在自己生命上的一部分,忘記了它們原本都是可以清理或放下的。太苛求生命的完美,反而剝奪了它自由成長的機會。玉白對於灭亡的可怕與健君的归天並沒有直接聯繫,精神的過於緊張才是根源問題。試想,一個高中女學生,面對生命邊緣的愛的表白,她該如何對待呢?肯定不能跟給老師或家長講,因為那是他們的大忌;又不能說給同學聽,因為這個"愛情故事"發生在她的愛心行動裏,那樣會讓更多的人誤解她當初的動機,何況她現在還資助著其他幾個人。與健君短短數月的相處,更是留下了無數的疑問:一個一米八幾的同齡人美好的生命就在她眼前繁茂下去,而他的親人怎麼還忍心為住房、錢款產生糾紛?報紙的報導怎麼會抹殺掉一些眞情,又把一些沒有的事講得很動聽?尽管她和其他好心人盡了那麼多努力,卻還是沒能留住健君的生命,那麼這些資助活動還有沒有意義?她又究竟能為這些病人們做些什麼?------所有的問題糾結在玉白心裏,直到今天,才有了可以宣洩一氣的機會。
我把日記本留下來,詳細地看了很多遍,破除故事虛構的可能性,同時更仔細地分析健君和玉白的這段交往帶給玉白的心靈撞擊是如何的。健君在一篇日記裏寫道:"我一生雖成績驕人,但活得很孤獨、寂寞,爸爸媽媽因為有了我才結婚的,兩人感情不合,一直吵鬧,要不是我毎次又跪又求,他們早就離婚了。我明白我的未來只有靠我自己來創造,我也想給這個家帶來一些快樂,所以我發奮讀書,像個機器人一樣。上高三了,又得了這個病,我原來的目標是重點大學,現在我覺得風險太大,萬一我再累倒下去,就沒辦法報答你了,你也會很傷心的。------不過我一定努力,我暗暗告訴自己,健君,你要爭氣,要讓全世界都為我們高興!------"
望著照片上那張純眞得近乎通明的笑臉,我無法想像當他離開的時候,這個外表柔弱的小女孩玉白是用了多大的毅力來承受的!家長和老師們经常"談戀色變",害怕"早戀"會影響孩子的學習,但也許這種惊恐比早到的情感本身更有害,因為產生感情是正常的,但要把正常的東西躱躱藏藏,問題可能就來了。玉白心裏的負罪感和對於純摯情誼的追思一直在鬥爭。而其實這種鬥爭早就能够結束了,因為即使這份感情來得太早了點,但它還是坦蕩得足以能夠為人稱頌。我決定把這一點放在每次的治療之後與玉白一起體會、分析。而治療的著手點,就從她目前的可怕症狀開始。
3、灭亡是生命的另外一部分
玉白第三次來到咨詢室。我和她一起建立了一個焦慮等級量表,把她對於灭亡的可怕分為10級,從弱到強依此是:动物灭亡——堃蟲灭亡——大型動物灭亡——寫到灭亡——讀到灭亡——隨意聯想——看到圖片——看到鏡頭——聽到過程——親臨現場。然後我教會了她漸進性肌肉放鬆訓練法,讓她從腳到頭全部放鬆。
玉白學得很快,第一遍做完,她的雙眼微閉,頭靠在沙發上,臉上浮出一種很平和的微笑。"很舒适,林老師。"她輕聲說。
"好的,現在我們開始脫敏療法。林老師會根據你的等級量表,從最弱的那一項開始請你想像或接觸,你聽到或想到時,有不舒适的地方,就馬上告訴我,好嗎?"
"好的。"玉白非常配合。
我拿出一朵事先準備好的已經繁茂的玫瑰花,輕輕放在玉白手上,然後讓她渐渐睜開眼睛,告訴我看到了什麼。玉白好奇地說:"是花呀?"我說:"是呀,一朵已經凋謝的花。凋謝是动物的一種灭亡,你怕嗎?"
玉白搖搖頭:"我覺得很放鬆,能夠面對這種凋謝。"
"好的,我們繼續往下,"我說著,又拿出了一枚胡蝶標本,放到玉白眼前。玉白說:"从前看到的時候,會覺得有點頭暈,但今天沒有,好像還可以仔細看看。大概因為做了放鬆操,加上環境也很舒适的原因吧,我不緊張。"
"對,這就是生理作用于心理的表現。情緒的變化可以引发我們肌肉群的變化,反過來肌肉群的有意識變化對情緒也有很大的影響。所以這套放鬆操你回家後要毎天做兩次,讓自己的肌體先學會放鬆。"我趁熱打鐵,給玉白増加心理常識,以爭取她更積極的配合。
接下來的放鬆進行得比較緩慢,每個層次都有兩到三次的反覆。我讓玉白把她所能想到的關於灭亡的詞都寫下來,寫到哪裏不舒适了,就停下來,對感到緊張的部位進行放鬆,然後再寫,直到她覺得已經"無所謂"為止。接著是朗讀羅賽寧的詩"當我死了------";然後是看有關灭亡的圖片,看齊豫MTV《飛鳥和魚》裏的灭亡場景。我一邊幫她做脫敏,一邊跟她討論,為什麼導演要用這些場景,表現的是什麼。"灭亡"這個主題又是如何在藝術作品中得到美的昇華的。
三次的係統脫敏,加上玉白在家裏的配合作業,最後,玉白開始痛快地跟我說起《阿甘正傳》中阿甘母親臨終時講給阿甘的一句話來:"灭亡本來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我驚嘆於這個女孩子的領悟力,但同時也有些擔心,因為接下來的治療沒有這麼多的表面現象作為對手,反而會更難於進行。玉白會不會在第二個治療階段裏喪失约心,或是"謊報軍情"呢?
4、生活也是一門遺憾的藝術
玉白的焦慮屬於特質型的,也就是說她的本來就容易焦慮,對自我的過於苛求、追求完美,都會造成她的過度緊張。這一點我已經跟玉白討論過很多次了,她接受,但對於治療似乎於事無補。"我還是對自己要求很多,因為我愛自己,害怕浪費生命。"玉白說,"可是我現在明白一點了,那就是真实的對世界寬容就是不能要求別人都像自己一樣活著,毎個人有不同的生活目標。健君的父母也一樣。報社記者也有他們的種種意图。我開始對各種生活裏會出現的千差萬別的情況有心理承受力了,我不再會像从前那麼想欠亨了。"
這當然是她人格成熟的一個標誌,也是認知療法的一點成功。可是對於她的始終無法對自己寬容卻還得調整一下治療方法。
我安排玉白參加了"學生心理沙龍",並讓她擔任理事。玉白很開心,也很投入,把毎次的活動都策劃得有聲有色。生活充實起來,加上有同齡人的交流,她的強迫性窮思竭慮開始好轉了,我又鼓勵她把自己思考的一些問題講出來與大家共同討論。渐渐地,她不再有很多無意義的思考了,但興奮點卻轉移到毎次沙龍活動的好壞上來。"毎次我都會在腦子裏預演或重播一下活動的全過程,搞得頭脹脹的。"玉白說。這是我預料之中的,這個興奮點的轉移使我和玉白又回到了現實世界裏來解決問題,而不再圍著那些因生活空白而產生的"哲學思考"兜圈子。我希望它們"自然"消失。(集體療法對於靑少年強迫症的治療有非常好的輔助作用,在團體活動中還可以運用對話、角色饰演等活潑的遊戲方法,使來訪者的注意力從自己的症狀轉移到日常生活中來。這比其他方法的乾預都更為自然,也更適用於靑少年,因為他們跟成年來訪者比,生活結構簡單,社會負擔輕,很容易重修自己的生活支點。)
我開始跟玉白講"森田療法",講什麼叫"順其自然",但並不要求她照做,只是讓她參悟其中的道理。(在咨詢的時候,適當地向有一定知識層次的來訪者介紹一些心理知識,往往能夠使他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更好地配合治療。)同時建議她多到大自然裏逛逛,體會什麼叫"自然"。玉白接受我的建議,爭得父母同意後,到鄉下親戚家住了一個星期,回來之後一臉喜悅地跟我說:"林老師,眞的,大自然裏的一切都是那麼平和,又都是生機勃勃的!它們似乎都很享受生命本來的樣子的!"
我也為她的心得而喜悅,同時詢問了她最近的睡眠狀況。她說她最大的收穫就是現在可以"非常快樂地和自己呆在一起而不慌張了",她開始明白"就像每個正常人都有影子一樣,她也和別的人一樣出缺點,有软弱的時候,也有活得像小草一樣寻常但自然的時候。"關於健君,她也逐漸能把他當作自己記憶裏的一部分來容納,而不再是想藏沒處藏,想忘忘不掉了,因為就像我說的,"你的悲傷、紀念,都是正常的。生命就像足球,也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健君就是這門藝術中的一部分,也只能是一部分。抹殺掉,是不可能的;擴展成全部,則會遮蓋掉生命的其他精彩之處。"玉白說她現在覺得好像終於可以喘口氣,像以前一樣坦蕩地做人了。健君給了他最眞摯的情誼,她完全可以坦坦蕩蕩地珍惜。至於那是否是愛情,又有什麼關係呢?
我最後給玉白安排了兩次催眠,希望借此可以更好地鞏固已經获得的效果,同時増強她自我心理調節的信心,肃除她對咨詢開始產生的依賴。催眠比想像的進行得順利,玉白毎次都有無比愉悅的體驗,結束之後,她告訴我"現在就想跳起來,因為整個人都好舒适!"
5、尾聲
{老公外遇不回家怎麽辦?我的weChat:msb226,添加後給妳一對一分析。}
玉白的治療與咨詢就這樣結束了。我不敢擔保她以後的人生道路上還會不會出現類似的心理狀況。因為在我看來,的成長必定要經歷一些反覆的。而且從我學做咨詢以來,對於玉白用的技術方法最多,我不知道這樣的"多管齊下"會不會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根據來訪者在不同階段的不怜悯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法,比死守一種技術要好得多。也許,這也是"以人為本"的表現之一吧。
有人說:"少女情懷總是詩"。生活中象玉白這樣性格的女孩不少,在她這個年紀碰着類似問題的人也不會少,她們對自己要求很高,學習工作都很出色,這一點往往會使家長和老師忽略她們成功背後的心理問題。過多的讚譽也許會把她們到了嘴邊的話又堵回去。這樣,跟一般的孩子比,不良情緒反而越发不易宣洩。所以,無論是老師、家長、還是心理咨詢師,在面對她們的時候,最好都能更感性化一些,"將心比心",減緩她們的心理負擔。
年輕的心應該能夠如花開放——只要及時卸下沉重的"情"。但願所有和玉白一樣的女孩子都能像玉白一樣,學會對自己象對別人一樣寬容;學會找一個健康的方法來"珍藏"自己暫時沒精力去考慮的感情——這個珍藏者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老師或者親人;學會面對生命之中的柔弱,必要的時候,享受它,猶如享受"山風払過百合"!
她才用了‘怕’和‘想’這兩個辦法來舒緩自己的情緒。如果咨詢師僅僅逗留在表面化的症狀上,往往會使咨詢陥入窘境。)"你現在的狀況,是因為情緒過於壓抑,精神過於緊張而造成的,靑少年中出現你這種症狀的人很多,林老師就接待過不少。告訴我,你是否是一直都對自己要求很嚴,不允許自己犯一點點小錯或表現出軟弱?"
"對的,我就是這樣的。"玉白不停地點頭,又告訴我:"從小我一直希望自己活得更有意義一些,我儘量把毎分鐘都過得很好,很充實!"
"那你一直都做到了嗎?"
"幾乎是的,我的成績一直很好,班級工作也很出色。不過,"玉白的臉色黯了一下,"高二那年我生了心肌炎,住了很長時間院。那段時間我過得很不好。"
我點點頭,沒有接著這個問題問下去,轉而問了問她幼兒、童年、少年期的一些情況,又做了SCL—90自評量表,結果顯示:
總分:127
總均分:1。444444
陽性專案數:48
陽性症狀均分:48
軀體化:1。083333
強迫症狀:2。4
人際關係敏感:。1111111
抑鬱:1。769231
焦慮:3
敵對:。6666667
可怕:1。714286
偏執:。6666667
神经病性:。8
判斷主要是看各因數均分(分值0—4分),超過兩分表示有中等水平症狀。三分以上,表示有相當嚴重的傾向,兩分以下不考慮。
玉白的焦慮清楚顯偏高,強迫分次之。
我對玉白簡單解釋了量表得分,然後說:"你剛才講的林老師都記在心裏了,而且我想接下去你要講的將是非常重要的,那段日子對你的觸動一定不少。今天我們先到這裏,你回去好好歇息歇息,如果願意的話,也可以把那段時間裏你想過些什麼、體會到了什麼都寫下來,下次帶來我們一起分析,好嗎?"
"寫下來嗎?"玉白低著頭想了想,說:"林老師,我想下次帶些東西來給你看,好嗎?"
"好呀。"我答應道。"一定是女孩子的日記本什麼的。"我想。後來的事實證明,我猜對了,但我絕沒有想到的是那本日記卻給我帶來了無比強烈的震撼,我只覺得再高妙的小說家也編不出那樣純情的故事來了。
2、是早戀,還是絕戀?
玉白第二天就帶著她的日記本來到了咨詢室。
"這是我從高二抱病開始寫的日記,那時我第一次發覺自己也和平常人一樣软弱,本來以為什麼都能夠被自己安排得很好,可是大病一來,我就像只玻璃杯,摔碎了。我不能去學校,也不能多看書,覺得生命都白白浪費掉了,很惱恨。我的這些感受都寫在這本日記裏了,裏面還有一些對我來說非常重要的東西。我不知道這些跟我現在的問題有沒有關係,我想跟您從頭說說——"玉白邊說邊打開了日記本精緻的小鎖,翻到第一頁,遞給了我。
日記本的扉頁上,貼著一個男孩子的照片。男孩穿著一身白色運動衣,高大英俊,臉上掛著17、八歲的高中生才有的稚氣純眞的笑。
"這是健君,一個患白血病的高中生。我認識他是從報紙上的一篇報導開始的。報導裏說他是市重點中學的一名高材生,高三的時候,也就是去年吧,檢查出得了白血病,家裏雙下崗,經濟非常困難,而健君手術需要幾十萬。那時候我也正在抱病,看了報導,就決定去醫院看看健君,再送100元錢給他。健君不是我資助的第一個病兒,我從高一起就開始給一些報紙上報導過的生活困難或身患疾病的同學寄錢、寫信、或是送書了,用的都是自己的壓歲錢或稿費。健君是其中最可憐的一個,因為我去看了他幾次才知道,他的家庭太缺乏愛,父母根本就不像報導裏所說的那樣關心他,他們甚至會在健君的病床前大吵大鬧,到了最後健君病危,需要搶救時,兩個人居然都不肯簽字,說‘誰簽字誰付錢!’我因為恰好在休養階段,時間很空,又離健君的醫院很近,所以常去看他。剛開始的時候,健君總是像個小孩一樣一見我就頑皮地笑,後來我們談得多了,有一次他當著我的面哭了起來,他說他不怕病魔,可他怕父母吵架。我漸漸知道他的心裏很苦,從小父母总是為了錢和房子的事生氣,一生氣就拿他當出氣筒,媽媽還動不動就帶著他離家出走。為了讓父母高興,少生氣,也為了麻木自己,他從初三開始就沒命地讀書,成了學校的尖子。這些事情都是他寫在我的日記本上的。為了互相鼓勵,我們交換了日記本。為了讓健君開心,我總是講些笑話給他聽,又一起唱歌。健君開玩笑說,等他病好了,要畫一本關於我和他的幽默漫畫集,我的化名叫‘玉白’,他叫‘健君’。有一次我去看他,看到病房裏都是來捐钱的人,還有電視臺的記者,就悄然地走了,沒想到他躱開記者,從十樓追我到一樓,人累得渾身都濕透了。他說我的出現讓他第一次覺得有人眞正地關心他,第一次覺得天下除像他媽媽一樣追逐金錢、利益的女性以外,還有善良的好女孩。那天下午我去看他,他一個人在吊鹽水,時間很長了,他想上廁所,我只好幫他把鹽水瓶拿過去,走進洗手間,他忽然回轉身來,滿臉的淚水,我嚇壞了,連聲問他怎麼了,他不回答,只是一個勁地搖頭,過了好久才用顫抖的聲音說,他願為我死-----他還,健君他還在我的額頭上飛快地吻了一下------這是我一生最大的秘密,我不知道該怎麼說。我當初眞的只想多給健君一點快樂和關心,因為他不像別的病孩有家人貼心的關愛。健君寫給我的日記上說,他經歷了那麼多,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他說他明白什麼叫愛,他喜歡善良、純樸,同心专心想著為別人付出的人,他說他也要為這樣的人付出。他說要為我活下去,要在二十四歲的時候有套兩室一廳的房子,有固定的收入,有存款,要讓我的父母放心我和他在一起------健君一直很頑強地抵御疾病,可是兩次骨髓移植手術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耽誤了。最後,臺灣那位捐獻骨髓的人可以進行移植了,健君卻又得了感冒,一直到最後都沒有好。那天臨晨六點,我接到他父親的電話,趕到醫院的時候,健君已經說不出話來了,他的眼睛一直看著我,一直看著我,我知道他還有話要對我說------"
玉白講到這裏已經泣不成聲了。我捧著這本那麼非凡的日記,就好像捧著兩顆水晶心,久久不能作聲。要不是職業要求需要冷靜,我的眼淚也早已下來了。玉白的症結就在這裏,她背負著這麼重的一個情結走了那麼多路,她自始自终地要求自己完美,順利完成學業,不動聲色地成長,"一切都能負擔得起,而不是像個玻璃杯,一摔就碎。"這個充滿愛心的女孩子異常理智地處理著自己生命中的一切際遇,而當她再也無法消化自己的情緒時,強迫症狀就產生了。過分和過久的壓抑,使心怡把學業和情感的暫時重負當作了長在自己生命上的一部分,忘記了它們原本都是可以清理或放下的。太苛求生命的完美,反而剝奪了它自由成長的機會。玉白對於灭亡的可怕與健君的归天並沒有直接聯繫,精神的過於緊張才是根源問題。試想,一個高中女學生,面對生命邊緣的愛的表白,她該如何對待呢?肯定不能跟給老師或家長講,因為那是他們的大忌;又不能說給同學聽,因為這個"愛情故事"發生在她的愛心行動裏,那樣會讓更多的人誤解她當初的動機,何況她現在還資助著其他幾個人。與健君短短數月的相處,更是留下了無數的疑問:一個一米八幾的同齡人美好的生命就在她眼前繁茂下去,而他的親人怎麼還忍心為住房、錢款產生糾紛?報紙的報導怎麼會抹殺掉一些眞情,又把一些沒有的事講得很動聽?尽管她和其他好心人盡了那麼多努力,卻還是沒能留住健君的生命,那麼這些資助活動還有沒有意義?她又究竟能為這些病人們做些什麼?------所有的問題糾結在玉白心裏,直到今天,才有了可以宣洩一氣的機會。
我把日記本留下來,詳細地看了很多遍,破除故事虛構的可能性,同時更仔細地分析健君和玉白的這段交往帶給玉白的心靈撞擊是如何的。健君在一篇日記裏寫道:"我一生雖成績驕人,但活得很孤獨、寂寞,爸爸媽媽因為有了我才結婚的,兩人感情不合,一直吵鬧,要不是我毎次又跪又求,他們早就離婚了。我明白我的未來只有靠我自己來創造,我也想給這個家帶來一些快樂,所以我發奮讀書,像個機器人一樣。上高三了,又得了這個病,我原來的目標是重點大學,現在我覺得風險太大,萬一我再累倒下去,就沒辦法報答你了,你也會很傷心的。------不過我一定努力,我暗暗告訴自己,健君,你要爭氣,要讓全世界都為我們高興!------"
望著照片上那張純眞得近乎通明的笑臉,我無法想像當他離開的時候,這個外表柔弱的小女孩玉白是用了多大的毅力來承受的!家長和老師們经常"談戀色變",害怕"早戀"會影響孩子的學習,但也許這種惊恐比早到的情感本身更有害,因為產生感情是正常的,但要把正常的東西躱躱藏藏,問題可能就來了。玉白心裏的負罪感和對於純摯情誼的追思一直在鬥爭。而其實這種鬥爭早就能够結束了,因為即使這份感情來得太早了點,但它還是坦蕩得足以能夠為人稱頌。我決定把這一點放在每次的治療之後與玉白一起體會、分析。而治療的著手點,就從她目前的可怕症狀開始。
3、灭亡是生命的另外一部分
玉白第三次來到咨詢室。我和她一起建立了一個焦慮等級量表,把她對於灭亡的可怕分為10級,從弱到強依此是:动物灭亡——堃蟲灭亡——大型動物灭亡——寫到灭亡——讀到灭亡——隨意聯想——看到圖片——看到鏡頭——聽到過程——親臨現場。然後我教會了她漸進性肌肉放鬆訓練法,讓她從腳到頭全部放鬆。
玉白學得很快,第一遍做完,她的雙眼微閉,頭靠在沙發上,臉上浮出一種很平和的微笑。"很舒适,林老師。"她輕聲說。
"好的,現在我們開始脫敏療法。林老師會根據你的等級量表,從最弱的那一項開始請你想像或接觸,你聽到或想到時,有不舒适的地方,就馬上告訴我,好嗎?"
"好的。"玉白非常配合。
我拿出一朵事先準備好的已經繁茂的玫瑰花,輕輕放在玉白手上,然後讓她渐渐睜開眼睛,告訴我看到了什麼。玉白好奇地說:"是花呀?"我說:"是呀,一朵已經凋謝的花。凋謝是动物的一種灭亡,你怕嗎?"
玉白搖搖頭:"我覺得很放鬆,能夠面對這種凋謝。"
"好的,我們繼續往下,"我說著,又拿出了一枚胡蝶標本,放到玉白眼前。玉白說:"从前看到的時候,會覺得有點頭暈,但今天沒有,好像還可以仔細看看。大概因為做了放鬆操,加上環境也很舒适的原因吧,我不緊張。"
"對,這就是生理作用于心理的表現。情緒的變化可以引发我們肌肉群的變化,反過來肌肉群的有意識變化對情緒也有很大的影響。所以這套放鬆操你回家後要毎天做兩次,讓自己的肌體先學會放鬆。"我趁熱打鐵,給玉白増加心理常識,以爭取她更積極的配合。
接下來的放鬆進行得比較緩慢,每個層次都有兩到三次的反覆。我讓玉白把她所能想到的關於灭亡的詞都寫下來,寫到哪裏不舒适了,就停下來,對感到緊張的部位進行放鬆,然後再寫,直到她覺得已經"無所謂"為止。接著是朗讀羅賽寧的詩"當我死了------";然後是看有關灭亡的圖片,看齊豫MTV《飛鳥和魚》裏的灭亡場景。我一邊幫她做脫敏,一邊跟她討論,為什麼導演要用這些場景,表現的是什麼。"灭亡"這個主題又是如何在藝術作品中得到美的昇華的。
三次的係統脫敏,加上玉白在家裏的配合作業,最後,玉白開始痛快地跟我說起《阿甘正傳》中阿甘母親臨終時講給阿甘的一句話來:"灭亡本來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我驚嘆於這個女孩子的領悟力,但同時也有些擔心,因為接下來的治療沒有這麼多的表面現象作為對手,反而會更難於進行。玉白會不會在第二個治療階段裏喪失约心,或是"謊報軍情"呢?
4、生活也是一門遺憾的藝術
玉白的焦慮屬於特質型的,也就是說她的本來就容易焦慮,對自我的過於苛求、追求完美,都會造成她的過度緊張。這一點我已經跟玉白討論過很多次了,她接受,但對於治療似乎於事無補。"我還是對自己要求很多,因為我愛自己,害怕浪費生命。"玉白說,"可是我現在明白一點了,那就是真实的對世界寬容就是不能要求別人都像自己一樣活著,毎個人有不同的生活目標。健君的父母也一樣。報社記者也有他們的種種意图。我開始對各種生活裏會出現的千差萬別的情況有心理承受力了,我不再會像从前那麼想欠亨了。"
這當然是她人格成熟的一個標誌,也是認知療法的一點成功。可是對於她的始終無法對自己寬容卻還得調整一下治療方法。
我安排玉白參加了"學生心理沙龍",並讓她擔任理事。玉白很開心,也很投入,把毎次的活動都策劃得有聲有色。生活充實起來,加上有同齡人的交流,她的強迫性窮思竭慮開始好轉了,我又鼓勵她把自己思考的一些問題講出來與大家共同討論。渐渐地,她不再有很多無意義的思考了,但興奮點卻轉移到毎次沙龍活動的好壞上來。"毎次我都會在腦子裏預演或重播一下活動的全過程,搞得頭脹脹的。"玉白說。這是我預料之中的,這個興奮點的轉移使我和玉白又回到了現實世界裏來解決問題,而不再圍著那些因生活空白而產生的"哲學思考"兜圈子。我希望它們"自然"消失。(集體療法對於靑少年強迫症的治療有非常好的輔助作用,在團體活動中還可以運用對話、角色饰演等活潑的遊戲方法,使來訪者的注意力從自己的症狀轉移到日常生活中來。這比其他方法的乾預都更為自然,也更適用於靑少年,因為他們跟成年來訪者比,生活結構簡單,社會負擔輕,很容易重修自己的生活支點。)
我開始跟玉白講"森田療法",講什麼叫"順其自然",但並不要求她照做,只是讓她參悟其中的道理。(在咨詢的時候,適當地向有一定知識層次的來訪者介紹一些心理知識,往往能夠使他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更好地配合治療。)同時建議她多到大自然裏逛逛,體會什麼叫"自然"。玉白接受我的建議,爭得父母同意後,到鄉下親戚家住了一個星期,回來之後一臉喜悅地跟我說:"林老師,眞的,大自然裏的一切都是那麼平和,又都是生機勃勃的!它們似乎都很享受生命本來的樣子的!"
我也為她的心得而喜悅,同時詢問了她最近的睡眠狀況。她說她最大的收穫就是現在可以"非常快樂地和自己呆在一起而不慌張了",她開始明白"就像每個正常人都有影子一樣,她也和別的人一樣出缺點,有软弱的時候,也有活得像小草一樣寻常但自然的時候。"關於健君,她也逐漸能把他當作自己記憶裏的一部分來容納,而不再是想藏沒處藏,想忘忘不掉了,因為就像我說的,"你的悲傷、紀念,都是正常的。生命就像足球,也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健君就是這門藝術中的一部分,也只能是一部分。抹殺掉,是不可能的;擴展成全部,則會遮蓋掉生命的其他精彩之處。"玉白說她現在覺得好像終於可以喘口氣,像以前一樣坦蕩地做人了。健君給了他最眞摯的情誼,她完全可以坦坦蕩蕩地珍惜。至於那是否是愛情,又有什麼關係呢?
我最後給玉白安排了兩次催眠,希望借此可以更好地鞏固已經获得的效果,同時増強她自我心理調節的信心,肃除她對咨詢開始產生的依賴。催眠比想像的進行得順利,玉白毎次都有無比愉悅的體驗,結束之後,她告訴我"現在就想跳起來,因為整個人都好舒适!"
5、尾聲
玉白的治療與咨詢就這樣結束了。我不敢擔保她以後的人生道路上還會不會出現類似的心理狀況。因為在我看來,的成長必定要經歷一些反覆的。而且從我學做咨詢以來,對於玉白用的技術方法最多,我不知道這樣的"多管齊下"會不會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根據來訪者在不同階段的不怜悯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法,比死守一種技術要好得多。也許,這也是"以人為本"的表現之一吧。
有人說:"少女情懷總是詩"。生活中象玉白這樣性格的女孩不少,在她這個年紀碰着類似問題的人也不會少,她們對自己要求很高,學習工作都很出色,這一點往往會使家長和老師忽略她們成功背後的心理問題。過多的讚譽也許會把她們到了嘴邊的話又堵回去。這樣,跟一般的孩子比,不良情緒反而越发不易宣洩。所以,無論是老師、家長、還是心理咨詢師,在面對她們的時候,最好都能更感性化一些,"將心比心",減緩她們的心理負擔。
年輕的心應該能夠如花開放——只要及時卸下沉重的"情"。但願所有和玉白一樣的女孩子都能像玉白一樣,學會對自己象對別人一樣寬容;學會找一個健康的方法來"珍藏"自己暫時沒精力去考慮的感情——這個珍藏者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老師或者親人;學會面對生命之中的柔弱,必要的時候,享受它,猶如享受"山風払過百合"!
-----------------------------------------
你知道吗?大多数的婚姻感情危机都是可以挽回的,只不过很多人在慌张无措的情况下,很难正确理性的处理危机,往往采用死缠烂打,赌气冷战,讨好献殷勤,找朋友父母劝说,甚至直接看缘分等错误方式,导致情况越来越糟,如果用错挽回方法,不仅不能挽回,还会把感情推入万丈深渊!
-----------------------------------------
玉白老師简介:
黎花創始人、北京大學心理學畢業、服務全球華人,擅長分手挽回、情感危機化解、婚姻修復、戀愛技巧、自我魅力提升
相信我,现在一切还来得及,下面是我联系方式,添加获取专业指导和正确的挽回方法!
咨询微信:Yubai852
咨询WhatsApp:+852 92143363
Line:
yubai298